中国红旗渠
 

微信价:

继续拖动,查看详情
  • 图文详情
  • 商品属性
  • 评价()
下拉,返回商品基本信息

该书由河南文艺出版社
提供

购物须知


1.此次活动所有商品需要自取;

2.该商品领取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段28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二楼西办公室领取(207对面)。

编辑推荐

红旗渠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太行山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耗时十年,一锤一钎地削平一千多个山头,修成一千五百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用水问题。郑雄所著的《中国红旗渠(纪实文学)》通过现场调查、口述实录等方式,从红旗渠建设者、红旗渠精神的报道者、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那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精心创作而成。

作者简介

郑雄 1972年生于河南邓州,199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文艺出版社副编审、《名人传记》:主编。近年来致力于思想随笔与中国现当代人物传记写作。

目录

引言 红旗渠,一条精神的河流

上篇 一万年的对话

第一章 传说、苦难与梦想

灾荒的国度

故事与传说

大道在水

第二章 为什么是林县

美景与苦难

缺水、惜水、盼水

历史的天空

第三章 “组织起来”

人世转换

引漳入林:从历史到现实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毛泽东主席给了“定心丸”

第四章 一波三折

问水

借水

寒夜的温度

不给子孙后代留麻烦

中篇 燃情岁月

第五章 红旗渠工程之一瞥

渠道“家族”

施工为什么这样难

林县有多困难

好在山上石头多

第六章 蚂蚁啃骨头

人海战术

血肉之躯钢铁铸

第七章 饥饿记忆

工地总指挥的“三段论”

省委书记的饥饿体验

第八章 匮乏年代

无米之炊

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

第九章 千古艰难惟一死

生死之间

最危险的工地

第十章 洞中岁月

风云变幻

明停暗修

第十一章 乱云飞渡

惊险一幕

一个人的命运

“盯着你们的大有人在”

不二选择

第十二章 千年梦圆

一种精神的诞生

又一个春天

第十三章 风雨中的旗帜

喝彩与掌声

“文革”来了

“大不了还是被批斗嘛”

第十四章 从太行山到全世界

“艰苦奋斗的典型”

“创业的精神之源”

这样的“中国梦”

下篇 探访红旗渠人

第十五章 杨贵:县委一班人是铁了心的

第十六章 任羊成:红旗渠是我们拿命换来的

第十七章 李改云:我心里有点遗憾

第十八章 张买江:我去修渠的时候13岁

第十九章 魏德忠:红旗渠我拍了10年

第二十章 郝顺才:50多年,我没有离开过红旗渠

第二十一章 申兰英:我的事都是老天安排的

尾声 梦想引领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红旗渠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北方汉子,在*困难的情况下,耗时十年,一锤一錾地削平一千多个山头,修成一千五百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本书作者多次采访红旗渠工程的策划者、建设者、报道者,获得了大量*手资料。《纪实文学:中国红旗渠》不仅忠实地还原了这一工程建设的前前后后,更认真地探究了红旗渠精神如何诞生,修建红旗渠的这些人,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了他们;这种精神,对他们,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究竟有什么意义。

光阴荏苒,红旗渠精神产生了什么样的流变?为什么任岁月流逝,它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历久弥新,甚至成为“新的精神传统”,让后来者仰望它,瞻仰它的同时能够产生无穷尽的动力,从而想要追随这种传统,投身新的行动?所以,《纪实文学:中国红旗渠》追忆红旗渠,更是要追忆红旗渠人;描述红旗渠,更是在描述中国的一种精神。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郑雄